• 主页
    •  
  • 关于学会
    • 中国雕塑学会
    • 学会机构
    • 学会业绩
    • 学会章程
  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新闻
    • 雕塑新闻
  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学术
    • 学术活动
    • 学术论坛
  • 展览
    • 当年展览专题
    • 展览大事记
    • 历史展览回放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    • 在线阅读杂志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订阅
  • 会员
    • 入会申请
    • 缴纳会费
    • 会员事务
    • 会员档案
    • 会员官网
    • 单位会员官网
  • 视频
    •  
  • 雕塑公园
    • 芜湖雕塑公园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 
相关内容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• 中国雕塑订阅办法
  • 中国雕塑电子杂志阅读方法
  • 2011年第三期
  • 2011年第二期
  • 2011年第一期
  • 2010年第六期
  • 2010年第五期——世界专辑
  • 2010年第四期
  • 2010年第三期
  • 2010年第二期
  • 2010年第一期
  • 2009年第六期
  • 2009年第五期
  • 2009年第四期
  • 2009年第三期
  • 2009年第二期
  • 2009年第一期
  • 2008年第四期
  • 2008年第三期
  • 2008年第二期
  • 2008年第一期
  • 2007年第四期
  • 2007年第三期
  • 2007年第二期
  • 2007年第一期
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《中国雕塑》是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、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雕塑专业的综合刊物,出品人曾成钢,主编孙振华。内容包括即时报道雕塑类的重要展览,关注雕塑艺术的前沿思考与焦点问题,搭建学院雕塑教育改革的交流平台,介绍国际雕塑艺术最新成果,发表雕塑史论研究和专题研究文章等等。自2019年,由每年6期改版为每年一期,改为专业学术合集,内容量不减,分设雕塑史论、前沿聚焦、创作者说、学会纪事、国际视点、学术档案等章节;以理论性研究性文章为主,更加强调学术性、前沿性和文献性。

《中国雕塑》2011年第三期
目录:
思想引擎
01 雕塑文化论(连载之五) / 孙振华

视觉现场
04 中国国家博物馆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 :我的宇宙——初始 展望作品展
10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 :戏——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五展 前言 / 吴洪亮
11 戏——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五展述评 / 唐 尧
18 李秀勤工作室: 能量传递展
20 关于“能量传递” / 李秀勤
24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 :鉴——戴耘雕塑展 本土的意义——关于戴耘的雕塑/孙振华
27 解构神圣——戴耘艺术中的三对关键词 / 殷双喜
30 血拼——UNMASK 2011 作品展
32 在艺术与消费主义之间——体验 UNMASK 的商店 / 凯伦·史密斯
36 外部和内部的戏剧——王浩个人作品展

励耘乐育
40 雕塑中国——当代雕塑与美术学院创作教学研讨会(下)
48 当代学院雕塑创作教学的多元化探索——谈广州美院雕塑系毕业创作教学/ 韩小囡

一图一说
54 表现战争、超越战争 / 孙振华

经典重读
56 雕塑的时间性(下) / 王朝闻

春种秋藏
60 浅谈中国当代雕塑、装置艺术品投资 / 田华丰

雕塑家文摘
64 城市表情,环境之光——城市光环境艺术浅谈 / 吴嘉振
68 格物——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“材料视觉”工作室 / 孟庆祝

往事如斯
72 1980 年代中国城市雕塑(连载之二)/ 戚家海

八面来风
75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举行客座教授孙振华先生聘任仪式
75 帕斯卡尔·马尔蒂那·塔尤获 2011年 ARKEN 艺术奖
76 来自天津的“贫困艺术” ——说说张皓翔的两件毕业创作
封三 启——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启动全国巡回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