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
    •  
  • 关于学会
    • 中国雕塑学会
    • 学会机构
    • 学会业绩
    • 学会章程
  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新闻
    • 雕塑新闻
  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学术
    • 学术活动
    • 学术论坛
  • 展览
    • 当年展览专题
    • 展览大事记
    • 历史展览回放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    • 在线阅读杂志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订阅
  • 会员
    • 入会申请
    • 缴纳会费
    • 会员事务
    • 会员档案
    • 会员官网
    • 单位会员官网
  • 视频
    •  
  • 雕塑公园
    • 芜湖雕塑公园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 
相关内容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• 中国雕塑订阅办法
  • 中国雕塑电子杂志阅读方法
  • 2011年第三期
  • 2011年第二期
  • 2011年第一期
  • 2010年第六期
  • 2010年第五期——世界专辑
  • 2010年第四期
  • 2010年第三期
  • 2010年第二期
  • 2010年第一期
  • 2009年第六期
  • 2009年第五期
  • 2009年第四期
  • 2009年第三期
  • 2009年第二期
  • 2009年第一期
  • 2008年第四期
  • 2008年第三期
  • 2008年第二期
  • 2008年第一期
  • 2007年第四期
  • 2007年第三期
  • 2007年第二期
  • 2007年第一期
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《中国雕塑》是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、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雕塑专业的综合刊物,出品人曾成钢,主编孙振华。内容包括即时报道雕塑类的重要展览,关注雕塑艺术的前沿思考与焦点问题,搭建学院雕塑教育改革的交流平台,介绍国际雕塑艺术最新成果,发表雕塑史论研究和专题研究文章等等。自2019年,由每年6期改版为每年一期,改为专业学术合集,内容量不减,分设雕塑史论、前沿聚焦、创作者说、学会纪事、国际视点、学术档案等章节;以理论性研究性文章为主,更加强调学术性、前沿性和文献性。

《中国雕塑》2010年第六期
目录:
思想引擎
01 雕塑文化论(连载之二) /孙振华

视觉现场
04 今日美术馆:1小时等于1亿年——素园造石机/展望
05 《1小时等于1亿年——素园造石机》和展望的艺术实验/巫鸿
08 德山艺术空间:天工开物 举轻若重积健为雄——关于李红军、李洪波、王雷纸媒艺术展/殷双喜
12 清华美院: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
16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:质——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展 前言/吴洪亮
17 质——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展述评/唐尧
22 其他画廊:斫——当代木雕邀请展 气质与年轮/北人
260空间:空间&形象能/马文甲
30 白盒子艺术馆:中国病人——李占洋个展
32 红三房画廊:过客——吴祖光雕塑展 思索生命品味人生——吴祖光雕塑阅读手记/贾方舟

励耘乐育
34 2010年度“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”获奖作品选登 在路上…… /吕品昌
40 李秀勤的工作室创作课
44 川上楚天——当代学院雕塑交流展 自娱自乐与学院的平台/张松涛

公共艺术
48 德国国际森林艺术 ——自由与广阔/梁好

一图一说
52 捷克首都布拉格国家博物馆前的自焚者纪念雕塑 /孙振华

人物春秋
54 信有雕龙心未了——记雕塑家唐大禧/陈立人

雕塑家文摘
58 台湾艺旅/赵明

开卷有益
60 焦兴涛新著《新具象雕塑》(选读)
64 《现代雕塑的起源: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》序/邵大箴
65 刘礼宾著《现代雕塑的起源: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》(节选)

往事如斯
68 走向现代—— 20世纪中国雕塑大事记(连载之十二)

八面来风
72 蓝色畅想——2010雕塑展
74 迪肯在北京
76 中国姿态·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征稿通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