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
    •  
  • 关于学会
    • 中国雕塑学会
    • 学会机构
    • 学会业绩
    • 学会章程
  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新闻
    • 雕塑新闻
  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学术
    • 学术活动
    • 学术论坛
  • 展览
    • 当年展览专题
    • 展览大事记
    • 历史展览回放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    • 在线阅读杂志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订阅
  • 会员
    • 入会申请
    • 缴纳会费
    • 会员事务
    • 会员档案
    • 会员官网
    • 单位会员官网
  • 视频
    •  
  • 雕塑公园
    • 芜湖雕塑公园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 
相关内容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• 中国雕塑订阅办法
  • 中国雕塑电子杂志阅读方法
  • 2011年第三期
  • 2011年第二期
  • 2011年第一期
  • 2010年第六期
  • 2010年第五期——世界专辑
  • 2010年第四期
  • 2010年第三期
  • 2010年第二期
  • 2010年第一期
  • 2009年第六期
  • 2009年第五期
  • 2009年第四期
  • 2009年第三期
  • 2009年第二期
  • 2009年第一期
  • 2008年第四期
  • 2008年第三期
  • 2008年第二期
  • 2008年第一期
  • 2007年第四期
  • 2007年第三期
  • 2007年第二期
  • 2007年第一期
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《中国雕塑》是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、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雕塑专业的综合刊物,出品人曾成钢,主编孙振华。内容包括即时报道雕塑类的重要展览,关注雕塑艺术的前沿思考与焦点问题,搭建学院雕塑教育改革的交流平台,介绍国际雕塑艺术最新成果,发表雕塑史论研究和专题研究文章等等。自2019年,由每年6期改版为每年一期,改为专业学术合集,内容量不减,分设雕塑史论、前沿聚焦、创作者说、学会纪事、国际视点、学术档案等章节;以理论性研究性文章为主,更加强调学术性、前沿性和文献性。

《中国雕塑》2008年第三期
目录:
思想引擎
01 九问当代—— 本刊就“当代性”问题对话六位博士
06“当代艺术”与“当代性”
11 错位、误读与中国当代雕塑的媚俗化倾向

视觉现场
14 中国美术馆 2008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
18 卓越画廊 公共化的个人痕迹
20 表画廊 乔纳森­·博罗夫斯基个展
24 介入性的雕塑—— 展望“园林乌托邦”主题个展

特别推荐
30 中国美术馆 合成时代:媒体中国2008 ——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

励耘乐育
36 具象写实与实践教学——发展中的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

工作空间
40 刘万琪先生的雕塑艺术
43 一个雕塑家的命运——记中央美术学院孙家钵教授
46 从视觉到触觉的历史叙事—— 由刘若望的《天兵》雕塑系列说起

他山之石
48 苏黎世的阳光——说说拉尔方索的动态艺术
52 汉克·维希访谈
56 从自然中走出的艺术——记美国女雕塑家齐默尔曼

公共艺术
60 风景和纪念碑——林璎访谈
66 北京华侨城公共艺术街开街——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、2008全国高校雕塑专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