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
    •  
  • 关于学会
    • 中国雕塑学会
    • 学会机构
    • 学会业绩
    • 学会章程
  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新闻
    • 雕塑新闻
  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学术
    • 学术活动
    • 学术论坛
  • 展览
    • 当年展览专题
    • 展览大事记
    • 历史展览回放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    • 在线阅读杂志
    • 《中国雕塑》订阅
  • 会员
    • 入会申请
    • 缴纳会费
    • 会员事务
    • 会员档案
    • 会员官网
    • 单位会员官网
  • 视频
    •  
  • 雕塑公园
    • 芜湖雕塑公园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 
相关内容
  • 《中国雕塑》
  • 中国雕塑订阅办法
  • 中国雕塑电子杂志阅读方法
  • 2011年第三期
  • 2011年第二期
  • 2011年第一期
  • 2010年第六期
  • 2010年第五期——世界专辑
  • 2010年第四期
  • 2010年第三期
  • 2010年第二期
  • 2010年第一期
  • 2009年第六期
  • 2009年第五期
  • 2009年第四期
  • 2009年第三期
  • 2009年第二期
  • 2009年第一期
  • 2008年第四期
  • 2008年第三期
  • 2008年第二期
  • 2008年第一期
  • 2007年第四期
  • 2007年第三期
  • 2007年第二期
  • 2007年第一期
《中国雕塑》介绍
《中国雕塑》是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、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雕塑专业的综合刊物,出品人曾成钢,主编孙振华。内容包括即时报道雕塑类的重要展览,关注雕塑艺术的前沿思考与焦点问题,搭建学院雕塑教育改革的交流平台,介绍国际雕塑艺术最新成果,发表雕塑史论研究和专题研究文章等等。自2019年,由每年6期改版为每年一期,改为专业学术合集,内容量不减,分设雕塑史论、前沿聚焦、创作者说、学会纪事、国际视点、学术档案等章节;以理论性研究性文章为主,更加强调学术性、前沿性和文献性。

《中国雕塑》2010年第三期
目录:
思想引擎
01 何为“本土雕塑”/孙振华

视觉现场
04 重庆器空间:在——焦兴涛2010新作展 “异常”的回归——由焦兴涛近作谈起/ 倪昆
10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:俯视原点——董书兵个展 俯视原点——漫说董书兵的婴儿系列 / 唐
14 林大艺术中心 :心血匠器—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转换中的个人理由/ 廖 雯
20 常青画廊:纪念·残留
24 aye gallery:有物——杨穹个人作品展
28 鼎峰空间:狼来了——刘若望雕塑展 八千里路云和月——刘若望雕塑中的人文情怀/殷双喜
32 白盒子艺术馆:呢哝——乔迁艺术·品鉴沙龙 伤感之上盛开的一朵轻盈之花/伊 丹
34 安妮画廊:眼睛的叙事——闭着眼睛与睁着眼睛/王小箭
36 表画廊:穿越——张宾、张强联展

励耘乐育
44 中国美院雕塑系毕业作品选登
48 戏说对角线/北 人
50 不同世界的声音/邵丽桦

他山之石
52 成为虚无——与安东尼·格姆雷的对话节选/邵玥娇 编译

雕塑家文摘
56 道也,近乎技矣/张松涛
60 现成品和当代艺术/余晨星
64 心中的琴/林岗

开卷有益
66 立足于雕塑本体的形式语言研究——读何历平的《为雕塑凿七个孔:雕塑语言研究》/林 木

往事如斯
70 走向现代 :20 世纪中国雕塑大事记(连载之十)

八面来风
74 上海James Cohan画廊:机械制造——洛克西·潘个展
75 玛蕊乐画廊:卢远征个展
76 中美建交30周年互赠雕塑
76 李华清雕塑展

封三 清华大学启动国际雕塑大展
封三 清华大学启动国际雕塑大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