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曾参加第十二、十四届全国美展,中国姿态·第六届中国雕塑展,获第42届日本国际泷富士美术奖优秀奖、《雕塑》杂志2023年度原创雕塑艺术奖、第三届深圳“琵鹭杯”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评委奖、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银奖等奖项。论文曾获第16届王子云艺术入围奖、第三届“中原美术”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,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。作为策展人,单独或联合策划2023自然诗格·青年雕塑艺术邀请展、2021中式物语·当代雕塑作品邀请展、2020中和文作·春之云汇展、2019千年虎阜·中式物语――2019虎丘雕塑大展之中式物语·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、2019中式物语——故土追风·首届当代雕塑展。
主要作品:
《犁·生长》废弃农具、树枝,170×110×80cm,2022年
《物·语》树脂、投影装置,72.5×27×12cm,2017年
《风景•源》 现成品、树脂,150×35×35cm 2019年
《风景》废旧楼梯、门、靴子、植物,2018年
《行走的风景》废旧楼梯、路障、植物,2019年
梦系列:《惊梦》《追梦》《浮梦》《醉梦》
云系列:《云长》《云翼》《云雀》《云衣》《云狮》《云卷云舒》
论文:
2024《诗意空间-中国雕塑的诗性特质研究》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论文,正在准备出版专著
2021 《雕塑与诗的比较-兼论中国当代雕塑的诗性文化因子与视觉呈现》发表于《文艺论坛》,2021.4月刊
2019 《许正龙雕塑中的诗性》第二作者 发表于 中国文化报 2019.07.14
2019 《当代中国南北石雕巡展》第二作者 发表于《当代工艺》2019.第1期
2018 《学院教学背景下的雕塑本体之思》收录于《第三届“中原美术”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》
2018 《诗境寻幽》许正龙雕塑品读收录于《中式物语-许正龙雕塑作品集》
2018 (访谈)《十年一剑-夏和兴访谈》发表于《中国雕塑》杂志2018.第-期
2017 《诗性审美与中国雕塑》发表于《创作与评论》总第265期
2016 《坚守的意义-试述雕塑本体与文学性的互文关联》发表于《雕塑》2016.第5期
2016 (访谈)《中国雕塑从来不是孤立的》,发表于《当代工艺》
2015 《开启物性-桃瑞丝•沙尔塞朵作品解读》发表于《学院雕塑》第26辑
2014 《塑形绘意-王洪亮的人体衣纹课程》发表于《学院雕塑》第22辑
2014 《钢铁重生-山西太原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》发表于《学院雕塑》第23辑
2013 《“超扁平”的立体再现-村上隆作品赏析》发表于《学院雕塑》第20辑